【世界播资讯】青少儿“增高针”滥用存隐患
2023-04-05 07:49:24   来源:每日看点快看

本文转自:生活报

青少儿“增高针”滥用存隐患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需完善诊疗规范 加大科普宣传 缓解“身高焦虑”

王鹏图/《瞭望》新闻周刊

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、特发性矮身材等,不宜随意扩大治疗范畴 80斤的儿童打周剂,一个月将花费11000元左右,要打到身高达到平均值或期望值为止,可能需要持续数年

据新华社电 近年来,俗称“增高针”的生长激素药物在一些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群体中热度持续攀升,其滥用易引发多重风险。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实地多方暗访调查发现,一些民营医院利用家长“身高焦虑”进行营销的现象屡见不鲜,存在生长激素诊治不规范、生长激素滥用损害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等多重风险。受访人士建议,加强对生长激素药物的监管,完善生长激素诊疗规范。

“身高焦虑”成诱因

重庆市民刘女士的儿子今年9岁,由于孩子出生时是足月小样儿,刘女士和丈夫格外关注孩子的身高变化,眼看着孩子没有“追”上同龄人的身高标准,刘女士感到格外焦虑。“我们从孩子两岁时就开始研究增高医疗手段,听别人说注射生长激素增高效果显著,但担心安全,到现在还在犹豫。”刘女士说。

近年来,有类似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项对1万多名儿童家长的调查显示,近四成家长期望儿子身高在180cm以上;该中心另一项调查显示,在被家长期望身高达到175~179cm的男孩中,近八成遗传身高低于这一水平。

去年一项针对1286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,76.2%的受访者会在意自己孩子的身高达不到理想身高,其中24.6%的受访者非常在意。“身高焦虑”引起部分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群体的关注。

激素滥用存隐患

研究显示,生长激素存在一定的副作用,可能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。

多位公立医院内分泌科和骨科专家指出,生长激素全称是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,这种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、特发性矮身材等,不能擅自扩大治疗范畴。如果给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的孩子注射生长激素,容易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问题,还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
“生长激素是用于治病的,而不是单纯‘改善’身高的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甲公立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说,青少年儿童增高治疗尚存争议,是否存在不良影响需要长时间的医学观察,因该疗法近年才“火”起来,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结论。

此外,生长激素疗法价格相当高昂,对多数家长来说是不小的经济压力。重庆市金童佳儿童医院医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80斤的儿童打周剂,一个月将花费11000元左右,要打到身高达到平均值或期望值为止,可能需要持续数年。由于所需剂量与体重成正比,随着孩子长大,治疗费也会增长,青春期孩子可能一年要花几十万元。

完善诊疗规范

专家表示,生长激素对于非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儿童效果有限,更不可能达到“定制身高”的目的,盲目为改善身高而进行医学干预并不可取,建议加大监管力度,完善生长激素诊疗规范,同时树立正确社会价值导向,避免青少年儿童因“增高针”滥用危害身心健康。

合力监管生长激素药物。有关部门宜将生长激素药物纳入重点监管范畴,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。对个别机构将“增高针”当成神药推销的虚假宣传、误导宣传行为应进行严厉打击,提高其违法成本。此外各部门联合形成合力,对违法行为依法严惩。

完善生长激素诊疗规范。目前临床上生长激素存在超范围使用、过度治疗等现象,有关部门宜推进生长激素规范化进程,通过出台诊疗规范和指南,明确生长激素使用情形和范围。同时加强对医生的培训,避免临床上生长激素滥用、超范围使用。

加大科普宣传,缓解“身高焦虑”。受访专家介绍,影响身高增长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心理因素等,相关部门宜就儿童身高议题进行舆论引导,宣传营养科学搭配、保证孩子睡眠、引导孩子多运动、保持心情愉悦等科学的促生长方式。同时告知家长群体生长激素不当使用的副作用,倡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首发999元!小米米家智能晾衣机1S发布:纤薄隐形 无线遥控升降|今日热搜
下一篇:最后一页